汉口学院星火寻迹实践团奔赴湖北省宜昌市开展社会实践
日期:2025-08-02  发布人:经济与金融学院  浏览量:250

2025年7月14日——7月19日,汉口学院星火寻迹实践团走进湖北省宜昌市,前往宜昌烈士陵园、宜昌博物馆、船柴社区、三峡人家风景区等地开展实践。从烈士陵园里高耸的纪念碑前,触摸历史深处的赤诚与热血;在博物馆陈列的文物间,读懂这片土地从远古到今朝的岁月沉淀;在船柴社区,感受活跃的志愿力量和独特的“三线文化”;最终走进三峡人家的青山碧水,品悟岁月的醇美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星火寻迹实践团的实践路线吧!


缅怀先烈忠魂,传承红色薪火

第一站:寻迹宜昌烈士陵园

2025年7月15日上午,星火寻迹实践团前往宜昌烈士陵园。宜昌烈士陵园位于宜昌市西陵区东山之巅,是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,是解放宜昌、社会主义建设等时期牺牲的烈士的安葬之处;也是作为爱国主义、革命传统、国防和廉政教育基地;更是对地方革命历史记忆的承载。1985年陵园扩建后曾收到过全国政协副主席程子华的亲笔题词“继承先烈志,建设新宜昌”。宜昌烈士陵园传承着先烈们的爱国情怀、奉献精神和革命信念,向大众传递历史知识、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,激励人们在新时代继续奋进。

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5656_627.jpg   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5702_230.jpg

回溯宜昌历史,探索馆内华章

第二站:参观宜昌市博物馆

为了更加了解宜昌的历史,在参观完宜昌烈士陵园过后,便来到了宜昌市博物馆。在宜昌博物馆的社会实践中,我们深刻感受到这座“巴楚文化交汇地”的独特魅力。馆内陈列的青铜器、楚简和古代漆器,生动展现了从史前文明到明清时期的历史脉络。尤其是“三峡文物展区”,通过出土的陶器、石刻和船棺,我们直观了解到古代巴人的生活方式与长江流域的文明发展。博物馆不仅是一座文物仓库,更是一本立体的历史教科书,帮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民对话。

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5510_661.jpg    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5515_306.jpg

在宜昌市博物馆内,拍下了这张意义非凡的合影。身前这面红色背景墙庄严肃穆,此刻,实践团成员身着统一的服装,站在这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空间里,仿佛能听见岁月的回响。这里陈列的每一件文物、每一段史料,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苦难与抗争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定当铭记历史,从先辈们的坚韧与勇敢中汲取力量,以史为鉴,砥砺前行,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,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
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5413_648.jpg  

通过这次实践活动,实践团不仅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,更深刻体会到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重要意义。它不仅是保存历史记忆的宝库,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,我们应当主动走进博物馆,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,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,让历史的智慧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。这次参观经历将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,激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始终保持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。

传承三线文化,情满船柴社区

第三站:走访船柴社区

2025年7月16日,星火实践团走进了船柴社区,为小朋友宣讲关于防溺水和金融知识诈骗的内容。实践团成员们围绕金融知识与诈骗防范展开宣讲,结合贴近生活的案例,向小朋友们讲解了常见的诈骗手段,比如冒充熟人借钱、虚假中奖信息等,还教授孩子们简单实用的应对方法,比如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,帮助孩子们树立“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”的防范意识,为他们筑起一道金融安全的“防火墙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5259_536.jpg   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5304_033.jpg

防溺水安全是此次宣讲的另一重要内容。成员们通过情景模拟、互动问答等形式,向小朋友们强调了远离野外危险水域的重要性,详细讲解了游泳前的准备工作、溺水时的自救方法以及发现他人溺水时如何正确求助,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实用的防溺水知识,深刻认识到生命安全的可贵。

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5145_483.jpg  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5149_080.jpg

活动中,大家用真诚的态度和耐心的讲解,拉近了与社区小朋友们的距离。金融反诈宣讲提升了孩子们的风险防范能力,防溺水知识普及则为他们的安全成长增添了保障。这次社会实践不仅让实践团在服务社区中得到了锻炼,也为社区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了青春力量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5016_690.jpg   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5020_578.jpg

探索三峡人家,聆听游客心声

第四站:探寻宜昌三峡人家

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社会的责任,2025年7月18日上午,汉口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星火寻迹团踏上前往三峡人家的调研之旅。本次调查针对三峡人家景区,收集了100多份有效问卷,分析游客的年龄分布、信息获取渠道、出行方式、游玩时长,以及对自然景观、人文景观、基础设施、餐饮服务、购物体验、门票价格合理性的满意度,探讨推荐意愿,深入了解游客的感受与需求。成员们在如画山水中分工协作,收集游客们的反馈。

最终,成员们分析出三峡人家在景观吸引力上优势明显,但需针对餐饮、购物等薄弱环节提升,并加强样本多样性以增强数据可靠性。这些发现为景区运营提供启发性方向:聚焦服务优化可显著提升游客体验和口碑传。问卷承载的真实心声让大家深感充实,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,更明了调研意义。后续将整理报告反馈景区,助力景区发展。

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4909_808.jpg   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4915_734.jpg

本次实践活动通过“红色教育+文化研学+基层服务+文旅体验”的组合形式,让成员在不同场景中收获了多元感悟。从烈士精神中汲取力量,从历史文化中沉淀底蕴,从社区服务中理解责任,从自然人文中感受美好,真正实现了“走出去”学习、在实践中成长的目标。未来将把这份收获融入学习生活,持续关注社会与文化发展,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!

微信图片_2025-09-25_194051_418.jpg

【审核人:田鹏、张文栋】


收藏本页